孙可望简介-明末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
孙可望(?—1660年),原名孙可旺,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八月,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与李定国等率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
早期经历
1630年,随从张献忠起义,因骁勇善战,受封为平东将军,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皆为张献忠义子。
收复湖南
1651年四月十五日,大军占领沅州,将清将郑一统、知州柴宫桂活捉。接着乘胜攻辰州,但因清朝辰常总兵徐勇防守甚严未能得手。
孙李矛盾
1647年二月,大西军余部开会讨论今后的战略方针和作战部署。孙可望主张把部队开往广西,而李定国坚决反对,他主张西进云南,建立根据地,并联明抗清。
联明抗清的方针虽然确定,但直到1649年才派人赴广西与永历朝廷谈判。孙可望不愿联明,在幕僚的建议下欲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法来压服李定国等人。这与李定国联明以恢复中原的目的仍有根本区别。
长江战役
1652年,一时声威大震,但此次表面上孙李和解了,但是二人嫌恨却越来越大。当年的宝庆之败更是自食恶果。当时孙可望正亲统大军由靖州经武冈进至宝庆,由于双方列阵相峙,此天晚上孙可望率亲军由宝庆府增援。此后双方展开激战,最终被清军缴获马七百余匹,被迫撤退。此役虽小,却是史称岔路口之战之一刻钟也足以决定生死命运。
阴谋篡位
1654年,由于失去实力支持,加速了其内心矛盾加剧,这导致他开始策划篡夺最高领导职位。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得不使用更加隐秘的手段来确保自己的地位,并避免遭到其他势力的排斥或者直接攻击。他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包括政治斗争、外交活动以及个人关系网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巩固自身的地位。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过程,因为任何错误都会迅速暴露他的真实意图,并可能导致他的人生彻底崩溃。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继续前行,因为这是他唯一可以实现自己野心的一种途径。而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时代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极其艰难而危险的时候,每一步都可能成为致命的一步。而这样的情况持续发生,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状态,让人们感到焦虑且无法预测未来是什么样子。这一切最终导致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那就是他的死亡。在那个时候,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这种结果,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它发生,只有时间证明了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