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国祚之所以能够延续至八百余年,西周和东周加起来更是如此,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应当归功于西周初年的家武王和周公,他们制定了制度设计。相比于夏商两代,这是一个中国王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那个时候,华夏世界更多是由各自独立的小国组成,而不是像后来的中央集权国家。
西周之所以能够从小邦中灭掉大邑商,是因为这种松散的方国体制为其提供了便利。而在灭商之后,西周采取了一种基于宗法制的分封制。这一制度使得全国领土被联系在一起,并且诸侯国家与周天子之间建立了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利关系。这一点对于当时而言是一个创新的做法,对于巩固政权具有关键作用。
此外,还有井田制作为经济纽带,它同样对巩固王权起到了作用。再者,由于礼乐制度,在文化上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礼乐制度不仅规范了社会行为,也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使得整个社会对于统治合法性的认同更加坚固。
最后,当犬戎攻破镐京时,尽管国都迁移,但由于早期建立在东方区域军事存在,为日后的迁都奠定了基础。此外,由于虚君现象,即即使是虚弱无力的君主也不容易被篡夺,因为诸侯各自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同时又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从而维持了长期稳定的政治格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即东 周时代虽然势力衰微,但是作为宗法分封制核心、诸侯大家长的地位仍然没有人敢轻易动摇。如果哪个诸侯有野心篡夺这个看似已经不强大的君位,又必遭他族群起攻伐,所以春秋时期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号召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效应,而楚国想要问鼎江山则会遭到众人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