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朝代时间轴上,国本之争是一段反复的事件过程。明朝时期,便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然而明神宗不喜欢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却加倍宠爱郑皇贵妃,并且有意立其子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
就这样国本之争一直僵持了十几年,最终以明仁宗的妥协收尾。在这场斗争中,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这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危机。
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万历十四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列举明英宗两岁、明孝宗六岁被立为例,要册立皇长子的请求遭到了推托。
当东宫的命名开始成为焦点时,一些官员如姜应麟等人提出更正,这导致他被降职至边疆杂职。而沈璟和孙如法也因相同的原因遭受惩罚,但同时 明神宗通过谕旨确保会依照顺序来决定谁将成为下一任帝位继承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继续要求册立朱常洛为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甚至集体请辞以施加压力。但是,每当准备就绪时,都会因为某种理由而推迟或取消。在这一期间,当权者首辅申时行尝试缓解局势,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辞职归隐家园。
此外,在这段时间里,还发生了一系列关于“私生活”的冲突,其中一些官员因此遭受廷杖甚至死亡。直到万历二十一年,一次密议中提出了让三个儿子的母亲各自抚养一个儿子的方案,但最终并未实施,而是转而进行了“三王并封”礼节,以便于之后再择善者做新君。这一举措激起了公众愤怒,因为它似乎是在质疑已经被指定作继承人的嫡出儿子的合法性,从而再次引发了激烈讨论和批评,最终使得这一计划也告吹散去。
这样的国本之争持续多年,最终导致的是一种妥协,即没有直接解决问题,只是在表面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让这个国家陷入更加深刻的地政治乱状态。此种情况,不仅在那时候如此,也可能在其他时代重演,使得我们今天回顾历史仍能感受到那些古老文脉中的动荡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