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吴锐乐观豁达,以知足常乐为哲学指导。他不希望儿子同自己一样平庸,因此给他取名承恩,字汝忠。这个名字意味着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够做大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为后世留名。在少年时期,吴承恩展现出了天赋卓绝的才能,他在读诗、学书方面都表现得异常优秀。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承恩对“四书五经”的兴趣逐渐淡漠,而对稗官野史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别喜欢捕捉新鲜事物,并且钟爱那些神仙鬼怪、狐妖猴精等奇幻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五光十色的世界,让他潜移默化地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心态,这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青年时代,吴承恩听闻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神话故事,对这些离奇故事情节深感迷恋,有时连续几天沉浸其中。这份狂放不羁和轻世傲物的个性,使得他的父亲感到十分恼火,但这也成为了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灵感来源之一。
尽管与父亲关系紧张,但20岁时,他还是被安排结婚,与叶姓姑娘建立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妻子的劝诫和勉励使他重新拾起“四书五经”,并在府学岁考科考中获得优异成绩,最终成为一名秀才。但此后的乡试中,他未能如愿以偿,只能目睹朋友们相继取得进士资格,这次失意对他的精神影响极大。
面对多次科举考试失败,以及生活上的困顿与压力,吴承恩开始怀疑自己的命运是否由自己掌控。此时,在家人的鼓励下,他专心致志研习八股文,但即便如此,在1534年的秋季考试仍然未能成功。身处低谷之际,他病倒了,并一度有过自尽之念,但最终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尽管遭遇重重挫折,但吴承恩从未放弃过追求功名富贵的心愿。他认为功名富贵是由天命决定,不是人力所能左右。他继续努力学习,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改善家族经济状况,从而解决全家的开支问题。直到《西游记》的问世,这部小说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封建社会制度和黑暗现实的一种批判,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抗争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