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反复探究宋代史料中的吴承恩与西游记创作故事

0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吴锐乐观豁达,以知足常乐为哲学指导。然而,他希望儿子不象自己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因此给他取名承恩,字汝忠,这个名字代表了他对儿子的期望,即将来能够做大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为流芳百世的忠臣。

从小,吴承恩就展现出了高超的才能。他在两三岁时便能读诗,在六岁入私塾后,他的学业进步迅速。少年时,他因才华而闻名乡里,被人们看好有可能成为一位大官。但随着年龄增长,吴承恩对传统经典失去了兴趣,而是倾向于阅读神话故事和稗官野史。

他特别喜欢《百怪录》和《酉阳杂俎》,这些书中的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深深吸引了他,并养成了搜奇猎怪的习惯。这为他的后来创作《西游记》奠定了基础。在听闻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时,他沉浸其中,有时连续几天都忘却了世间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承恩进入青年时代,但他的兴趣并未减弱。虽然他的父亲多次劝导他回到“正道”,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人格。

在20岁时,尽管与父亲关系紧张,但仍被安排了一门亲事,与叶姓姑娘结婚,他们之间的情感非常融洽。婚后的几个年头里,由于妻子的鼓励和勉励,他重新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几年的努力之后,在府学岁考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取得科举生员资格,这让家人感到欣慰,同时也让吴承恩自信满怀。

然而,不久后参加乡试失败,让这位曾誉满乡里的才子感到落寞。此事件对他的精神产生巨大影响,使得第二年春天,当父亲去世时,其情感更加脆弱。此后三年内,他专心致志地在八股文上下功夫,但再次科举考试失败。他一度感到万念俱灰,但看着家人的鼓励,最终恢复了生活勇气。

尽管遭受重重打击——包括两次科举考试失利和父亲去世——但吴承恩并没有放弃。他认为命运决定一切,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此背景下,《西游记》的问世成为了他逃离现实苦难的一种方式,用以表达内心对于封建制度以及社会黑暗面的抗争。这部作品不仅拥有巨大的美学价值,也在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其独特之处。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