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大明王朝映射200年海禁中国遵循潮流的沉重时钟

0

艾跃进:大明王朝的海禁实践持续了近二百年,标志着中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显著落后。自明朝初期至晚期,其间不断调整并维持严格的海上封锁政策,使得明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实施全方位海禁的时代。这段时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国民精神上的固步自封和文化上的隔绝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商业活动持有较为消极态度,与宋元时期相比采取更加严厉的重农抑商策略,并通过设立严密的人口管理制度限制人口流动自由。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将周边国家划分为“不征之国”,禁止子孙后代无理征战,以防止因贪图无用的战争而耗费国家资源。

“片甲不得下海”的规定直接切断了沿岸居民生计来源,导致违法出海行为频发。在面对这一问题,朱元璋不断发布更为严格的海禁令,如洪武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等,每隔几年的时间都会强调这项政策。此举见诸于《明实录》和《国权》中记载,其中提及朱元璋每两三年就要重新颁布这些命令。

长达200余年的海禁期间,对中国产生了极其重大且罕见的影响。由于无法合法进行海外贸易,一些人转而走向私盗生活,而对于那些以货物作为礼品给予外国的大型交易模式,则被视作是由中国向世界支付赔款来换取平安,这种现象在利玛窦访问时尤为突出。他认为这是从事者并不真正地向其他国家进贡,而是反过来,从西方国家接收财富与知识。

此前数百年的历史里,中华文明领先于西方,但自从实施海禁政策以来,中国开始逐渐落伍于全球潮流。人们闭关自守,不敢轻易触碰外界,使得他们失去了了解国际局势以及与西方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好机会。而当时欧洲各国正在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并且资本主义体系正悄然兴起。但是在重农抑商和坚持不懈的海禁环境中,大部分城市仍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只有苏杭一带个别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回望往昔,我们可以洞悉那段历史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的地位与认知,也许,在未来的一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沉默的声音,用它们点亮我们的智慧之光。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