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名将的时代,文士们虽然也有脸皮黑厚者,但总体而言,这一阶层人格是比较敏感的,不太喜欢吃不劳而获的食物。文士的心灵敏锐,其耻感比其他人更强烈,大多数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接受周到的馈赠。但是在晚明时期似乎是个例外,他们热衷于举办派对,乐于去财主家里白吃白喝。在这些聚会中,人们放开肚皮大快朵颐,而被款待的一方则笑嘻嘻、乐呵呵地享受着盛宴,就像是一种共享的大同世界。
有一位明宗室后裔朱承彩,他家里有钱,却并不私蓄。他经常邀请文士和妓女来家中饮酒,一年一度还会举办一次大型派对,邀请南京的张献翼等一百二十余位士子参加,并且还有马湘兰等四十余名妓女助兴。即使有金銮之家的喜宴,也有人选择到这里蹭饭,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吃饭才有趣。
王伯稠这种人物在晚明时期非常普遍,他既不考取科举,也不追求事业,只是写诗混迹酒局。他只要收到任何派对的邀请,无论是否正式,都带上自己的肚子和好客心态,在别人的家中大快朵颐,即使发布告示让他回去也无动于衷。这个王伯稠虽长身材俊雅,但财产有限,只要有薄田自给自足,却常常不带分毫到别人家蹭饭。他甚至不会唱首歌或做首诗,最少也得唱个《莲花落》,但王伯稠只管闷吃。
他曾写过一首关于凤凰的诗,如同自喻:“天外有凤凰,独立自徘徊。渴饮沆瀣浆,饥餐昆仑芝。”他能随时饮用非自己所有的事物,这种做派,在其他朝代难以见闻。而为什么晚明会出现这样的人,我们猜测也不知其详。
除了王伯稠这样的自由散漫者,还有一群文人,他们既不进入体制内讨生活,也没有投身商业,或是游走缙绅之间,或奔趋财主家,或写诗卖画,为生计所迫。如吴扩人虽品行高尚,有诗名却“以布衣游缙绅间”,并无刻意奉承之心;林春秀虽穷困潦倒,却爱喝酒至醉狂骂,不顾一切地去蹭酒喝,有朋友郑铎每日供给他酒,并制作了专用的“云波”杯号称“云波”。
这些文人的生活方式,与前朝截然不同。在晚明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阀阅之家,不惮为贾”,商人们与文学界的人建立起了一种特殊关系:商人养文士,文士也欣赏商人的成功。这一点,与清初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金圣叹借了千两银子却挥霍一空,然后又抢白了别人的饭菜,以此来表现他的豪迈无畏,这样的行为在早前的朝代几乎不可想象,它可能也是晚明民间养士文化的一个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