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成祖这个称号,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那就是朱棣,但对于明太宗这个称号,或许就有很多人感到好奇,明太宗是谁?好像并没有被广泛传颂。实际上,明太宗最初确实存在,只不过在历史的传承中经历了变迁,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明太宗。事实上,明太宗正是朱棣,他去世后,被赐予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为太宗,其陵寝长陵。
在《明实录》中,并不存在《成祖实录》,而是记录了朱棣的作为,是被称作《太宗实录》的。这意味着,当我们查阅有关朱棣的历史资料时,要查看的是以他的庙号命名的那部分内容。
既然朱棣原本应被尊为 明太宗,为何现在几乎无人提及,而普遍将他誉为 明成祖?这是因为后来的一个继位者——嘉靖皇帝(即当时的第三代皇帝)对他的庙号进行了更改,这个更改发生在很久之后,也就是由鲁速所解释的情况下。
嘉靖皇帝本身是一个堂兄弟,与前任主子相比,有着不同的血统线索。当他登基成为第三代皇帝,他之所以能顺利继位,是基于兄终弟及的一种特殊继承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即位并改变了一些重要的事宜,包括修改与自己父亲和母亲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便引发了著名的大礼议争议。
大礼议之争涉及到了是否应该改变父母身份的问题,一方面有支持这一变化的人群,如杨廷和、毛澄等,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得亲情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也有坚持原有的亲缘关系的人,如嘉靖本人。他坚持不变自己的出生家庭,因为他知道,如果妥协,这会削弱其对朝政的控制权力。他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了斗争,最终导致杨廷和辞职,大礼议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在嘉靖三年七月份,他还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地位,并给予父亲新的尊称。而到了嘉靖十七年九月,又进一步修改了父亲的谥 号,以及重新定义自己家族中的位置,从而使得家族结构更加合理化。此时,由于这些家族结构上的调整,更名要求也随之提出,即把之前属于另一分支成员(即今天所说的“清华园”的建造者)的名字转移过来,以此来强调新的家族构架,使自己更加合适地站在历史舞台上。最终,这样一系列动作,就让原本叫做“王”的那个人物(即今人的观点里的第二代),从一个旁系入主正系,也就是说,从小支进入核心支系,使得原来属于其他分支的一些头衔、职责等,都转移到新来的家谱成员身上。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在人们习惯于按照旧日系统看待人物的时候,对于那些已经发生过替换或重组的人物头衔进行回溯认识变得困难,因此,不再使用他们原有的名字,而选择用另一种方式记住他们过去的事情。但这也是一种演进过程,它代表着时代发展以及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内心深层次变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