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乘坐列车穿梭于北京站时,我们总能从窗外的车窗望去,看到那座雄伟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内城东南角楼,唯一留存至今的内城角楼。如果回溯到一百多年前,当你站在这座角楼上向外看,你会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那里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出口的一处重要地点。向着城内看,也是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小“泡子”串联起来,就像一条翡翠项链,北方人称之为“泡子河”。
说起角楼,它们让人们想起故宫城墙上的四座奇异建筑——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这些建筑不仅结构奇异而又和谐美观,更是中国古建筑中极品代表作之一。实际上,在明清时代的北京内外城,还有八座不同风格的角楼,它们不仅有装饰作用,还驻有军队,以备随时防御来犯之敌,因此都被设计成为箭楼,其中尤以紫禁城正面的内城西南、东南两个角楼最大。
随着岁月流逝,其余七座角楼或毁于雷电与战火,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建设中被拆除。现存内城东南角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永乐皇帝修筑北京城的时候,由于限于财力、物力、时间,“月城、樓铺之制多未备”。到了正统元年复命修筑京师九门 城樓,次年正月施工。此乃记载了北京内城有角樓确切记载。在明嘉靖后期修筑外 城以后, 内 城 南 部 的 两 个 角 楼 就 被 括 在 北 京 城 垣 之 内 了。
此后历代,都对这些结构进行了多次维修,如乾隆皇帝就曾对所有京师全体各类官署及兵房等进行大规模改造或重建。此刻,每当夕阳西下,金红色的晚霞映照着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不难想象当年的繁华景象。
此塔位于突出市墙的一块方形台基上呈曲尺状,有12个箭孔,是国内现存箭孔最众且方向最多的大型石塔之一。1981-1983年间政府拨款重修,该塔依据原状原则恢复旧貌,并设立保管所筹备展览现在已开放游览给社会。
大通桥畔曾是明清两代最重要漕运码头之一,这两张照片拍摄的是漕运码头场景,一位名叫查尔德的德国摄影师拍摄,大约是在1875-1878年之间。一幅画面展现了一幅北国水乡美丽画卷,如果不是图中的内城东南角楼和巍峨的北京市墙,我们还以为是苏州水乡呢。
漕运是元朝至清朝三代最重要官办经济活动,也是将富庶田赋集中首都的一个方式。在古代水路成为了成本效率最高的一种交通方式。大部分粮食由海路或者长途陆路送往通州张家湾,然后沿通惠河直达或者转送到朝阳门码头。在元至明二代以及清初,大運河、大運河就是首都生命线。而今,上述照片左侧尖顶建筑,即储济仓,在该时代称为临时转运站,而那些“剥船”归储济仓管辖。大部分粮食折合银两随田赋交纳,从而减少了运输量;光绪二十六年的机动船铁路替换结束了跨越元至清三朝五百年的漕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