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乘坐列车穿梭于北京站时,我们总能从窗外的车窗望去,看到那座雄伟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内城东南角楼,唯一保存至今的内城角楼。如果回溯到一百多年前,从这座角楼眺望,就能见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那里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的出口。向内城看,也是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如同一条翡翠项链,被北京人称为“泡子河”。
讲起角楼,人们总会想起故宫城墙上的四座奇异结构、美观无比的大型箭楼,它们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极品代表之一。然而,在明清时代,北京内外城共有八座不同风格的大型箭楼,其中包括紫禁城正面的两个规模最大的大型箭楼。随着时间流逝,其余七座大型箭楼或因雷电和战火而被毁,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
现存的内城东南角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永乐皇帝修筑北京城时,由于财力、物力和时间限制,“月城、樓閣之制多未備”。直到正统元年的复命修筑京师九门城市壕桥闸完毕后,这个位置才设立了这个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在历代修缮之后,此角楼成为了坚固无比且易守难攻的一处宝库,其结构坚固,是国内现存最多箭孔,最全面的射击系统。
1981-1983年间,当地政府对此珍贵遗迹进行了重建工作,以不改变原状为原则,恢复了它曾经光彩夺目的模样,并设立了保管所,为公众开放游览。此外,不少人误以为这个地方叫做“东便门”,但实际上,“东便门”位于此角楼以东约200米处,是明嘉靖年间建造并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大通桥畔曾是漕运活动最重要的地方之一。这两张照片拍摄自大通桥码头,是德国摄影师查尔德拍摄的一幅北国水乡美丽画卷,如果不是画中的内城东南角楼和巍峨的北京市墙,我们可能会以为是在苏州水乡。
漕运一直是元、明、清三代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将富庶南方田赋集中到首都的一个方式。在古代,水运既低成本又高效率,因此成为主要交通方式。明清两代,大量粮食由南方沿海路或陆路运往北方,然后再通过通惠河抵达东西方向,即使到了朝阳门码头。在元、明两代及清初期,这些河道成为了首都生命线。而这些历史痕迹,如今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只留下记忆与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