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乘坐列车穿梭于北京站时,我们总能从左侧车窗望见城墙上那座壮丽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北京内外城八个角楼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内城东南角楼。如果在一百多年前,登上这座角楼向外看,可以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大东便门漕运码头,这里曾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的出口。向内看,也是水,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连接起来,如同一条翡翠项链,北京人称之为“泡子河”。
说起角楼,人们总会想起故宫城墙上的四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奇异建筑。这些结构既美观又和谐,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极品代表之一。其实,明清时代的北京内、外城角,还有八座不同风格的角楼,它们不仅有装饰作用,还驻扎着军队,以备随时防御来犯之敌,因此都被设计成为箭楼。
其中尤以紫禁城正面的内城西南、东南两个角楼,为规模最大。而其他七座角楼,或毁于清末的雷电和战火,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建设中被拆除。
现存内城东南角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永乐皇帝修筑北京城的时候,由于限于财力、物力、时间的关系,“月城、樓铺之制多未備”。到了正统元年,复命修筑京师九门 城樓,次年正月施工。据明《英宗实录》记载:“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樓、中壕桥闸完……”这就是北京内 城有角樓 的确切记载。
此后历代,对这个位置进行了多次修缮。在乾隆皇帝对所有 北京所有 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造或重建期间,该地区也进行过修理与彩绘。此刻,在突出城市围墙方形台座上的曲尺形建筑中,有12个箭孔,其高度达到29米,而底边长39.45米,上层共144个箭孔,是国内现存最多的一处。这件作品经过1981-1983年的政府资助重建,不改变原状,只恢复了历史上的旧貌,并设立保管所筹备展览,现在已经对社会开放游览。
大通桥畔曾是明清两代重要漕运码头之一
两张照片拍摄自东便门外漕运码头,被认为是一位名叫查尔德德国摄影师拍摄而成,当地日期可能是在1875-1878年间,即一个半世纪之前。这两幅图像展现了一幅北方水乡美丽画卷,如果不是画面中的 内 城 东 南 角 楼 和 巍峨 的 北京 城 垣 我们还以为是在苏州水乡景色下呢。
漕运一直是元朝到清朝最重要官办经济活动,也是将富庶省份田赋集中到首都的一种方式。在古代 水 运 是 最 低 成 本 以及 效率 最 高 的 运 输 方式 明 清 两 代 , 南 方 的 漕 船 北 上 或者 走 海 路 或者 走 运 河 到达 通 州 张 家 湾 也 可 能 在 张 家 湾 卸 下 漕 粮 或 继续沿通惠河西行到达大通桥码头甚至直抵朝阳门码头。在元 朝 至 明 初 与 清 前 期 北 运 河 通 惠 河 就 是 首 都 生 命 线 中 心 之 一 上述照片中间那座美丽三孔石桥就是大通桥,又称“东便门桥”,此桥建于明嘉靖年间,康熙时期重新建立。大通桥也是漕粮从东西进出的交通枢纽,此处也有一个闸口,那里的作用控制的是通惠河流域水位用于调节洪水流量以及维持航道安全线路。据说小说《红 楼 梦》第三回 “ 贾 雨 况 夤 缘 复 旧 职 林黛 玉 抛 父 進 京 都 ” 林黛玉就是在大通桥码头上岸的情景记录下来 码 店 停 放 着 十 几 艘 平 床 大 木 船 这些船子的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应该都是官府用的“剥船”(或称 “ 驳 船”) 太 平 天 国 后 大 战 淤 塞 已 不 能 行 驱 鲁 帝 所 有 官 邑 及 他 地 用 户 向 海 转 移 而 设 立 新 道 路 改 建 老 道 路 并 修 建 新 港 口 等 工 程 从而形成了新的商业网络系统
然而,大约在1966年的文化革命期间,大部分历史遗迹遭到了破坏,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大型木质排列浮动仓库——高梁店仓库、高梁店天象塔等许多珍贵文物。此刻,在几十年的努力抢救下,我们终于能够再次目睹那些往昔辉煌岁月留下的痕迹,如今它们已被开辟为公园,让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当时那种独特氛围与魅力。而通过这些图片,我们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欣赏那些过去生活与工作场所背后的故事及其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