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署杂记》探秘明代北京方言遗韵
在翻阅《宛署杂记》的第十七卷时,我意外发现了关于明代万历年间老北京方言的宝贵资料。这些记录显示,许多传统词汇并非由满清北方带入,而是燕赵地区自有之语,这一发现颇为令人惊喜。
我向父亲询问一些具体的用法,他回忆起“大”和“别(平声)—两个说法,并提到父母称呼子女时使用的词汇,如“哥哥”和“姐姐”。他指出,这些称呼虽然仍然存在,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称呼,其本意已经淡化。
父亲还提到了几个古老的表达方式,包括将人比喻为“挂搭僧”,表示不愿意承认某事;以及用“乌卢班”来形容不理解或迷惑的事物。我也听到过类似的表达:“溜达”,意味着说话不诚实,现在似乎已经消失了。
另一个例子是当人们不理会别人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被称作“臊不答的”,这在我的家乡北方依然常见。而对于那些缺乏紧迫感的人来说,“疲不痴”的说法同样适用,即便现在这个词也依然流行于各地。
对于那些看似旧而已的事物,我们可能会说它是“曹”的意思。例如,当水桶里装满水后,不再需要继续倒入,就可以说它已经达到极致,完全没必要再多一点点。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北方的一句俗语:“浮溜浮溜的”,形容事情发展得既没有开始又没有结束,没有任何进展。
还有一个习惯性的错误,比如头部未能完整地提供信息就会被叫做“齐骨都”,而如果整体结构乱糟糟就被形容为“零三八五”。
最后,我注意到水桶通常被称作的是什么?正如其名,它总是在那里静静等待着我们的需求。而夜晚的小偷呢,被我们戏谑地叫作什么?尽管我从未听闻这样的名称,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故事和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