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吃瓜群众不知道明朝,1644年,1683年的事情,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情吗?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封建政权,起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国祚276年,共历12帝16世。在1644年北京沦陷,崇祯帝以身殉国以后,北方虽然被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所占据,但南方的半壁江山还处于明朝的控制之下,这些忠于明朝的势力拥立明朝宗室藩王为帝,建立了南明政权,并一直延续到1683年的清军收复与覆灭。
很多人认为由于南明存在39年的时间,其实应该将 明朝的灭亡时间看作是到1683年。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从存在时间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上的东晋、宋代对比。东晋和南宋都在偏安一隅后延续了103和152年的时间,而南明只有39年,而且它存在的情况非常不稳定,不仅疆域动荡,也没有实现长期的正统性。
再者,从政治稳定性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东晋和南宋都是能够维持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的政权。而相比之下,即便是最强大的弘光政权,也无法持续很久,最终在短短一年内就被消除。这表明白显地证明了其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并不牢固,更不是一个能代表全体臣民利益、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与秩序的大型王朝。
最后,从文化传承角度考虑,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学术思想方面,都能见到从汉至唐及宋三代文化遗产的连续性,而到了元末清初则出现了巨大的断层。这说明尽管在当时有着各种不同的政治势力争夺,但真正具有连贯性的文化传承线索主要集中在那三个大一统时代之间,因此,它们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史知识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
综上所述,对待“1644还是1683”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客观史实作为依据,不可因私情而曲解事实。此外,由于一些小部分民间说法往往会将弘光政权视为继续加上17位皇帝,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弘光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他登基后的确切效率及其影响力远远不足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帝国。而即使这样,还有人提出要把他算入其中,那么至少他也只是一位虚职皇帝,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力,所以这样的讨论其实并无太多意义。
总结来说,上述讨论清楚了一些关于“何时是满清攻破北京”、“何时完成整个中国版图”的误区。实际情况应按以下方式理解:1644年,是当时全国性的政府正式崩溃;而后来的各个地方性的反抗运动,如弘光等虽称自己是“另一种形式下的皇家”,但这些活动更像是孤立无援的小规模叛乱,没有形成新的广泛认可的中央集權政府,因而不能算作全面的王朝延续。在这个意义上,“满清攻破北京”发生在1626-1630年代,但是直到1650年代才逐步实现对整个中国领土全面控制,以此开始了一段新的中央集權时代(即后来的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