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官职的命名与图腾有关。从先秦时期的龙官、鸟官,到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以至于皇帝都要去丞相府议政,再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这些机构和职能如何演变?宋朝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明朝内阁成员成为皇帝心腹,而清朝的“南书房”、“军机处”又是大臣兼职的情况。学者武黎嵩指出,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基本保持稳定,不影响政策延续性。在静止的农耕社会里,统治者维持小规模政府,不折腾机构设置。
最早的官员称为龙官、鸟官,从商周时期保姆升格为国之职官。夏后氏有天子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商朝强化了政府组织,分为卿事寮和太史寮两大系统。“尹”、“保”是国王手下的最高级别,大臣。
汉朝承袭了秦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行政首长,“百官朝会殿”的丞相府成为国家领导机关。大司空、大司马、大司徒、三公制形成以防止一人独揽大权。但皇帝始终掌握军权,使得太尉地位不稳定。
九卿最初包括太常(宗庙礼仪)、光禄勋(宫廷警卫)、卫尉(统领卫兵)、太仆寺(车马管理)、廷尉(刑狱审判)、大鸿胪寺(外交事务)及少府寺等部门,其功能各异,如财政管理的大司农寺相当于现代财政部部长。而这些部门并非仅限于九个,有更多随需设立的小型机构。这一制度虽存在缺陷,但确保了国家运转与政策连续性,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