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元朝遗孙朱元璋之手中似锦囊难捏何须斩杀

0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一段颇为人诟病的故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抓到了元朝末代皇帝留下的孙子——买的里八剌,为何不杀他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深远的政治策略。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曾有三大遗憾:未能得到传国玉玺、未能降服王保保,以及不知道元顺帝太子的下落。公元1367年,他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攻克了大都,使得蒙古帝国在中原的地位彻底崩溃。两年后,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继承汗位,在北元历史上称为昭宗。

当时李文忠以军功获得胜利,将买的里八剌送至南京。朱主虽喜,但有人建议立即处死此俘,以增强士气。这是古代“献俘礼”的一种形式,如唐高祖李渊接受晋公王世充等。但正如“士可杀,不可辱”,朱棣并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而是封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并厚待其四年后将其送回蒙古。

37年后,即明成祖朱棣时期,这份厚待才被揭示出其真正原因。在《明太宗实录》记载:“我皇考太祖高皇帝于元氏之子孙存恤保全。”也就是说,朱棣当初不杀买的里八剌,是希望通过汉化来影响他,当时机成熟,便让他回到草原继承汗位,从而间接征服蒙古。这体现了朱棣作为伟大的君主对未来战略布局的一种考虑。

然而关于买里的结局,现在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史学者认为他回到蒙古后成为汗,而另一些则认为可能改名或逝世于蒙古。这个问题至今仍无定论,让我们继续探索历史真相,同时也思考那一段往昔与现在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命运与政治斗争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