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崇祯皇帝加速了明朝灭亡。他的性格缺陷和决策失误为此大功献出。从小的遭遇塑造了他犹豫不决、缺乏担当的性格,关键时刻总是推诿责任给他人。在袁崇焕平辽之战中,他表现出了对袁崇焕的信任,但在关键时刻却选择背叛,这一行为无疑削弱了国家的防御能力。
袁崇焕虽然不是最优解,但如果当时能够全力支持并坚持到底,或许能改变历史的走向。然而,崇祯皇帝草率地杀害魏忠贤这一决定,也被认为是错误的。他应该在能够控制局势的时候用一个人的手段代替魏忠贤,而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这导致宦官势力的实质——作为皇帝对朝臣的一种工具和平衡手段——得不到妥善处理,最终造成了政治混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后世如何分析,都普遍认为这两项决策都是致命打击。不仅如此,当李自成即将攻占北京之际,崇祯皇帝只好跪求民众捐献军饷来保卫京城,却收获微薄20万两。而最终李自成入城后,大肆抄家竟然搜得几千万两,这些都反映出明朝末期政权已经摇摇欲坠。
因此,可以说,是这些不可挽回的人事关系和决策失误共同作用,最终加速了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