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历史的壮阔画卷中,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睿是否掌握了真正的权力,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2、曹睿是曹丕的长子,他在仅仅23岁的时候便登上了皇位,伴随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权力的重担。在那个时代,他确实拥有了极大的实权。记得那一年,辽东公孙渊发起了叛乱,而司马懿奉命出征,在激战之后大获全胜,将公孙渊击败并斩首。这段时间正值曹睿体弱多病之际,他急需稳定局势,因此紧急召回司马懿。然而,由于他没有嗣子,只能将皇位传给8岁的小侄子曹芳,并托付给司马懿和当时备受宠信的大臣曹爽来辅佐朝政。与此同时,尽管有不少迹象显示出司马懿对这场政治游戏极为精通,但他却选择以虚弱体恤来掩饰自己的野心,同时也被视作一种韬光养锐的手段。而在这一切背后,大臣们之间暗流涌动,尤其是曹爽始终保持警惕,不断试图削减司马懿的地位。
3年后的嘉平六年,即公元254年,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当时,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曹爽放松了警惕,而 司马懵趁机发动反击,将曾经被立为帝的小孩曹芳废黜,使其成为齐王,并推翻他的继承人——即将登基的 曺髦,从而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也标志着由此以后,整个朝廷实际上落入了名为“三师之一”的高门贵族——司马氏手中的控制之下。此刻,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一阵阵风吹过,那是过去尘埃落定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无论如何强大或微小的人物,其影响力总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