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乾隆的儿子们为什么都短命三饷加派

0

明朝末年,为了应对边疆军事的不断需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加税政策,这些政策被统称为三饷。其中,“辽饷”又称新饷,是由户部尚书李汝华提出的,以增加每亩土地征收的银两数额。最初提出时,每亩增加了九厘五毫,但后来逐渐提高到一分二厘。崇祯四年,加征的总额达到了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加税措施引发了社会矛盾激化,其中包括“剿饷”的增兵和“练饷”的征收。在清兵入关后,大量的人民生活困难,而这些加税措施也成为了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在清初时期,由于军费开支繁重,财政形势依然紧张,并没有彻底废除这些加税政策。此外,即便是福临登基后的诏书中也宣布蠲免所有加派之税,但实际上并未得到有效执行。这导致州县官员私自另行增加科派,使得人民负担变得更加沉重。直到清末,此类税率仍然保持在相当高水平,对农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