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华,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人,原名显宿,字星台,号思黄。出生于1875年,他的名字与命运紧密相连。一块陨石在他出生的那一刻落入院中,这块陨石四方入台,因此父亲便以“星台”作为他的小名,并最终成为他的字。光绪二十一年,他随父迁居县城,以提篮叫卖为生,但族人接济使他得以进入资江书院读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变法运动的思想,并成为了变法运动的支持者。
光绪二十六年,他考入湖南岳麓书院,然后转至求实书院,再次转入省城师范馆。在这一年的春天,他被选为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学生之一。当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时,陈天华写下了拒俄血书,这份血书激发了全国拒俄运动,使得湖南全境士气高涨。
在日本留学期间,陈天华创作了《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投降阴谋。这两篇作品影响极大。后来,在长沙起义未能成功后,与黄兴等人逃往日本,他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
然而,当清政府发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限制留日学生活动时,陈天华感受到了日本社会对他们态度的轻视,以及内部矛盾。他意识到必须唤醒迷失方向的留日学生,因此于1905年11月12日,在东京大森海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死报效国家。时年仅三十岁,但他的精神和行动却影响深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