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高拱简介明朝中期内阁首辅与朱允炆对朱棣的较量

0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

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

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其次年的赠复原官著有《高文襄公集》。

人物生平

仕官历程

高拱祖籍先祖避元末乱迁徙至新郑,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高尚贤正德十二年进士曾任山东按察司提学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等职至光禄寺少卿。

生于正德七年的十二月十三日,从小接受严格的家教,“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稍长即攻读经义苦钻学问十七岁以“礼经”魁乡考取进士并选庶吉士。

嘉靖二十一年授翰林编修九载考满升翰林侍读三十一载被裕王朱载垕开邸受经首被选入府入讲此时皇太子已逝二周年新储未建裕王与景王都在京城论序当立裕王而世宗似意景王。

当时严嵩、徐阶互相倾轧抵牾日著、高拱泰然往返二人之间未见厚薄两者因其为裕王讲官,以后腾达有日故也颇器重他,有时甚至避让几分。

一次韩愈“大鸡昂然来,小鸡悚而待”诗句调侃严嵩见其乡衮下僚时傲态不仅不怪罪反而破颜。在推荐下迁翰林侍讲学士九个春秋度过于嘉靖三十九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

离去后“府中事无大小必令中使往问”,深受教益建立了深厚关系。此层关系不仅使同僚刮目相看趋之若鹜,而且奠定了以后他在上大发挥作用的基础。

重为首辅

嘉靖四十四升礼部尚书召直庐青词见宠得赐飞鱼服四十五由徐阶荐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刚入阁欲展抱负示才。当初世宗久居西苑,大臣率以召入直庐为荣,但政本可轮一人往;首辅徐阶次辅袁炜不能离开世宗须臾故也不去;但高拱不同,不顾忌。一开始就力主轮流一人出值馆舍习故事,当晚便奏请复起,并且力主亲自处理朝政,使政治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政绩斐然

隆庆三年再次出山接替李春芳成为首辅,与张居正在议和俺答汗问题上一致支持,同时保护方逢时免遭贬谪,对外策略成功地解决了边境问题,使边疆百姓丢掉戈矛拿起锄头耕作,无需再担心战乱,此前近二百年的兵戈相加局面告一段落。在这过程中,他多次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比如批评那些阻挠和平的人:“你们这些人喋喋不休,这难道是国家筹划轻重厉害吗?徒念重大恐有不效留作后言耳!”最终没有人敢继续反对他的意见。他还提出要派员前往安抚释嫌,以防止误会扩散,最终成功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冲突。

隆庆五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他各部首领也分别封有差,并准与俺答汗互市。但是总督们仍旧犹豫不决。这时候,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那就是来自深宫中的穆宗皇帝,而这个声音却如此清晰,那就是信任他的建议。他告诉他们:“我已经决定了,我不会改变我的决定。”这一决定最终得到了实施,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显示出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通过谈判和妥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战争或武力的威慑力量。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让他们能够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他们可以重新投身到生产劳动和生活改善上了,这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成就。而这个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个叫做周围环境变化的人物——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上的伟人之一——赵括!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