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巨擘,阳羡词派领袖。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陈贞慧与商丘侯方域交善,为明末四公子之一。
少年时已文名显赫,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为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并誉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并称“骈体三家”。明亡后未能科举取仕,却以才华横溢闻名乡里。
顺治十五年至康熙元年间,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并参与纂修《明史》一事。
生平中有断袖之癖,与徐紫云的深情缱绻曾被传颂。在文学上,以排偶为长,汪琬赞其“七百年一人”,在官途上亦有所建树,但最终因病去世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五十八岁。
历史记载显示,他对徐紫云有一段深情的相思故事,其中充满了诗词表达的痴情。而他的作品,如《岁暮杂忆》、《虞美人·无聊》等,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了他对于同性恋爱情的一种独特态度和表现方式。
部分著作如《题秦邮露筋祠》、《蜀山谒东坡书院》等,都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古代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深厚热爱。此外,《纪艳》、《秋怀》等作品,更是融合了一种淡淡哀愁,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