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起义之初,便提出了“均田、免税”的政策。并专门做歌:“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闯王李自成打出的这一口号,对于连年遭受灾荒而垂死挣扎的普通民众来说,无异于是救星降临。
因此,当李自成“一入河南,立即饥民从者数万,声势复振”,前来投奔李自成的百姓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从者如源,日夜不绝”的盛大场面。就这样,李自成很快就聚集了百万之众,那么问题来了,迎闯王不纳粮,那闰安克的百万之众都吃什么?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李自筹措军粮钱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掠夺土豪劣绅的财产以充军费。起初,由于聚集的人数不是很多,用用于打造军械兵服、粮草及军饷的费用不会很多,只要掠夺几个当地土豪就绰绰有余,然后还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救济受难的地主。
当义军发展到中期时,一些地方官员也开始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比如提供物资或是金银,这让义军撑了一段时间。但随着义军人数增加,这种办法显然是不够用的,因此不得不采取更为严格和高效的手段去获取资源。
最终,当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底,在崇祯皇帝派遣明师将领陈奇涛率领清兵进入北京之后,不得已被迫逃离京城,而这次失败标志着他的一生政治梦想彻底破灭,同时也揭示了他的经济政策无法长久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事实。他最后一次尝试是在崇祯三年(1630年),在四川地区建立一个新的政权,但仍旧未能解决基本问题,最终因内部矛盾加剧和外部压力而走向毁灭。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念,即使到了末期,也没有放弃过对农民起义运动深刻影响的人性善良信念,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历史的大趋势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