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至明,帝权的诞生与兴衰,每朝有异。秦帝国的崛起,是列国长期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晋、隋、唐、宋则是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以反叛之手夺得统治。元、清则是外部强大军事入侵导致中原汉族政权解体而成异族统治。而只有汉和明两朝,是经过农民起义长期战争所造就,新政权完全是赤手空拳打下来的。
这两代政权有两个鲜明特征:第一,新政权领袖的地位是在“起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像其余各代早已确定;第二,“起事”者共同组成豪强集团,有主从之分,但成员都有重大功勋及资本,这种关系对领袖构成了潜在挑战。
李自成和洪秀全的集团同样拥有上述特征,最终覆灭正是这些特征发作所致。在汉、明模式建立起来的政权,一旦结束了打天下的任务,便面临豪强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只有渡过危机才能谈其他,因此常见到大肆杀灭功臣的情形,如刘邦除掉韩信等人,朱元璋稳扎稳打消灭文武重臣直至临死前解决最后一个危险人物蓝玉。
这种忠义一类道德问题在面对巨大的权力时烟消云散,因为一遇到手下能人的朱元璋难以躺在兄弟情义上高枕无忧,而称兄道弟意味着平起平坐,这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关系,在患难之际成为事业纽带,但一旦达到“有福同享”的阶段,就变为对绝对權威巨大的威胁,势必引发血流成河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