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清朝自从1644年成立以来,一直维持了三百多年的统治。光绪帝,即道光帝的孙子,出生于1856年,是咸丰帝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咸丰帝未成年的皇位,在1861年被尊为太子,并在同治四年(1865)即位成为清朝第十一任皇帝。
然而,在他之前是他的祖父道光帝。道光帝于1820年即位,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处理内忧外患中度过。在他统治时期,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这对清政府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内部也存在着农民起义,如太平天国运动,对国家政局造成重大影响。在这些压力下,道光帝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最终还是无法挽救帝国衰败的趋势。
再往前看,是他的父亲咸丰帝。在1839至1850之间,他担任皇太后钮祜禄氏、醇亲王奕訢等大臣辅助下的摄政王。此时期正值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法国等列强频繁侵华,加之国内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使得咸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和国内危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推行了一系列严厉政策,以试图恢复国家权威,但最终仍然没能阻止帝国进一步衰落。
更早些时候,还有他的曾祖父嘉庆帝,以及他的曾曾祖父乾隆 emperor,他们分别在1796-1820和1735-1796期间执掌大宝。这两个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都努力巩固并扩张帝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通过战争还是政治手段,最终都不能避免帝国走向衰弱。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乾隆前的雍正、康熙两代,这两位君主都是著名的明确政策制定者,他们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并且成功地抵御了蒙古、藏族等民族力量的问题,也逐步稳定了边疆。但是尽管如此,他们没有能够预见到接下来几代人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解决掉由于封建制度自身特性的长期性问题,因此当到了乾隆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内忧外患,其后的几代人如嘉庆、道光及咸丰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最终导致了晚清乃至满洲贵族失去其传统领地的大事件——辛亥革命。
总结来说,从康熙到光绪,每一代领导人的决策对于清朝命运产生深远影响,而他们共同创造出的历史背景则决定了“光绪之前是谁当的皇位的”这一关键节点上的各种可能选择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