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是一位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他的一生起步平凡,但他并未就此止步。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参加了太原的乡试,最终以副榜贡生的身份被录取,这在当时的困难局面下是一份不易的成绩。随后,他在安国寺隐居六年,在太原“三立书院”游学四年。在这漫长的学习和准备期间,他展现出了坚定的志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他的家人虽然对他选官的情况既感到喜悦又有忧虑,但他们也深知,老爷终于有机会走上仕途,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不过,他们也为他的远行而担忧,因为那条路途遥远且充满了未知。为了完成这一梦想,于成龙不得不典当自己的田地和房屋,并雇佣仆人才能继续前进。在稷山县,他拜访了好友武祗遹,并表达了自己决心要以高尚的人格去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他坚信,即使没有科举出身,也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大臣,就像古代皋、夔、稷、契这样的贤者一样。而于成龙最重要的是,他誓言不会忘记自己的天良,不会做出背叛自己的行为。这段经历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官员所承载的情感与责任,以及他对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