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百度百科:唐宣宗皇帝,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李忱,别名琼俊、光叔,是唐宪宗的十三子,穆宗异母弟。在位期间,他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以《贞观政要》为鉴,对内整顿吏治、限制皇亲和宦官;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为后世称之为“大中之治”。他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对待人才选拔严格公正。李忱还喜欢诗书,有诗六首入《全唐诗》。
早年生于长安大明宫,封光王。武宗病危时,被马元贽等宦官立为皇太叔,即位后更名李忱。他重视人才,如白居易虽去世,但仍写下悼亡诗表彰其才华。而对不才的皇亲国戚则不徇私情,如郑光讨论政治遭拒绝而终不复任民官。
加强皇权是他的另一措施之一,他清除牛德裕,加用重视科举出身的牛党成员,以消灭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他纠正武宗时期灭佛过激,使得信仰佛教的人得到适当恢复,从而建立基础,加强了自己的权威。
整肃吏治也是重要的一环,他仿效太宗以忠贤任使,不滥授爵禄。他规定官员服色严格控制,并且授官原则是按照功绩和时间来决定,不因个人好感或亲近关系,而是通过面试考察来确定刺史人选是否可靠。
在法律方面,他用法极严,对身边人干预朝政也严禁。这一切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形象,因此被后人誉为“小太宗”,即晚唐时代的小型版图太祖。最终在大中十三年八月驾崩,由令狐绹摄冢宰负责丧事,并追谥号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最终葬于贞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