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抗美元朝的元朝皇帝巡幸两都绝不留下一丝回头之迹

0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公布了关于元朝两都制考古研究的新进展。据了解,自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确立两都制以来,每位皇帝都会每年进行一次两都巡幸,这一习惯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变更,而他们往来于大都和上都之间的路线则有着精心设计,不会重复走过。

这两个城市位于今天的北京市中心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金莲川草原相隔270公里左右。在元朝鼎盛时期,两地间共有四条驿道连接,其中包括皇帝巡幸时所走的两条主要路线。

文物与历史研究人员李艳阳指出,在历代皇帝进行两都巡幸时,他们通常采用“东出西还”的模式,即从大都市北京(当时称为大都)向东出发前往漠北边陲上的第二个首都是上都,然后返回途中采取不同的路径回到大都市。这两个路线在《元史》中也有详细记载。

其中,从大都市到上都不走回头路的是黑谷东路,也被称作“辇路”。这条长达370多公里的专用道路设有18处行营,是皇帝行军部署的地方。该道路从居庸关开始,一直北上了延庆县,然后翻越山岭进入草原地区经过几个重要驿站最终抵达了上都会。

另一条返回的大通道是西方之旅,全长540多公里,有24个行营站点。这段旅程起始于南下的张家口,再沿京包铁路方向回到大都市,被人们誉为“孛老站道”。

李艳阳解释说,元朝这一制度既体现了生活方式,更体现了政治策略。作为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导的人群,蒙古族人习惯于随水草迁徙。而对于掌控中原的大都市来说,上都会是与漠北宗王贵族联系加强他们忠诚度的一个地方。

通过这些考古发掘,我们对元朝这一不寻常而又独特的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揭示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但往往被忽视的人类历史篇章。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