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时代,青楼业曾是特殊行业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可以追溯到管仲倡导并在齐国实施官办以来,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些从业者大多数是因为命运所迫,无奈之下投身于这个行业。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愿望,那就是能够逃离这条艰辛的人生路,而被一个好心人所收留。
据《宋史》记载,在晚年,赵昀,即宋朝理宗,他已经失去了对宫中的三宫六院的兴趣和欲望。于是,有人为他找来了一位京城知名的歌妓唐安安。她与宫中女子截然不同,不受皇家礼仪束缚,因此,她给赵昀带来了“清新”的一股风气,使得赵昀对她一见钟情,并直接将她留在宫中作为己有。
同样地,没有独自一人经历这一切,赵昀还有先祖叫赵佶的,他就是北宋时期那位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但却对于治国理政毫无建树的宋徽宗。而所有那些艺术天赋出众、感情细腻、却往往无法自拔于世俗纠葛的情怀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无法离开女人。在南唐后主李煜和陈后主陈叔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情形,他们都是能诗善文之才,却也都不能避免与女性之间纠缠不已。
虽然宋徽宗赵佶并不像陈叔宝那样荒唐,但是他依旧常常寻欢作乐于外面,与汴城名优李师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人们以为只要傍上了皇帝,就能拥有平静安稳的一生,但事实上,当北宋到了末期,大明湖边上的繁华与富贵都难保,更何况是一介红尘女子呢?
宣和七年(1125年),赵佶禅让位于太子赵桓。不久之后,金兵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大地,北宋军队节节败退,最终导致了靖康之难——两个皇帝被俘虏。不过,在这场浩劫中,对于金军来说,他们原本还想把李师师一起带走,但最终未能成功抓住她。
随着南渡后的变故,一时间关于李师师的去向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她捐献家财助力抗金,然后自己化缘成为道士;有人则认为她被金兵掳走,只要不是洗净脸庞就不肯见 金人,以此机会吞食掉自己的簪子;也有传言称,她嫁给商贾做妾,最终在钱塘江中溺死。
这样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是靠近权力的巨树,也可能会遭遇倒塌荫蔽带来的祸患。如果想要一辈子站稳脚跟做个人,要依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努力,而非仅凭偶然得到的大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