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李桓英践初心降伏麻风病科研管理系统助力医者守护健康

0

我,李桓英,已经满100岁了。早年,我走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后来,我留下了对中国的深刻印记。1921年,我出生在北京,当时我跟随父母生活在德国柏林。那时候,我是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一名本科生,也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期间,我多次穿梭于各大洲,为贫穷落后的地区防治性病和麻风病等疾病而努力。我7年的任期结束后,世界卫生组织希望我续签5年的合同。但是我全家已经搬到美国了,父母兄弟都希望我留下来。不过,这两个选项都不符合我的选择。

我曾经读过关于钱学森的报道,在美国杂志上,那个时候,她毅然回国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时间不待人”,作为中国人,我非常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用最好的年华为祖国服务。当时,她瞒着家人,从伦敦绕道回来,最终在1958年37岁的时候回到中国。这之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她始终没有后悔最初的选择。

1970年,一次到江苏看到麻风病患者,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的痛苦与孤独。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他们往往被赶到偏僻的地方,无人问津或自生自灭。她立志要攻克这个顽固的大敌。

1978年,被调至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后,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她开始全国范围内走访调查,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一份详细报告,最终获得免费药品和实验项目支持。在云南省勐腊县“麻风寨”带领患者服药并开展短程联合化疗,使得全国麻风病患者从11万减少至不足1万,而且复发率极低,被誉为全球最佳治疗行动。

尽管身体多次受伤,但李桓英依旧坚持前行。她98岁那一年,还在奋斗于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为消灭这场古老疾病而努力。而她曾说:“一生的很短暂,只有拼搏,才是生命延长,而再长的生命也将毫无意义。”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