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才子中的张定边,勇猛如昔,在朱元璋的面前,曾力阻康茂才伪降之举,不顾陈友谅专横独断,坚守江东桥。石灰山战败后,他哭谏不纳,而分兵令攻安庆无功。陈友谅称帝改元,却疏于江防,直至朱元璋军临九江西门时,被迫撤还援师,冒死争战使陈友谅得以脱险。
武汉为九省通衢,有长江天堑之险阻,新败余威未消,张定边再三劝谅,但遭忽视。他建议一支兵直捣南京,一支围南昌,使朱元璋首尾不能兼顾。然而 陈友谅不纳忠言,以五通庙作行宫,最终在鄱阳湖大战中被常遇春射伤身亡,全军覆没。
此时 张定边身披百矢,又冒死护送陈友谅之尸回武昌,为其幼子陈理立为帝。不久 朱元璋军围困武昌,张必先被擒,而张定边守城益坚,但最终因无外援而出降。此后他率部突围逐鹿于荆襄之间,再次显示了他的勇猛与智慧。
随着事态的发展 张定边隐入空门削发为僧,以桑麻蔬果植田自给周济贫者。在洪武十年他在西霞山晨练时被猛虎袭击,用禅杖制服老虎,其武功可见一斑。
史书记载:张定边生平,如同明朝那些事,他与陈友谅情同兄弟,对待他的忠诚从未动摇。他实施了一项意想不到的行动,这个行动事先并不为对方所知,并且相信如果他知道的话,也是绝对不会同意实施的。这场单舰冲击不仅让双方惊呆,而且成为了历史上一个传奇故事的一部分。
尽管最终失败,但这位将领依旧以孤军深入、锐不可当闻名于世,就像赵子龙一样结结实实地战斗到最后一刻。但遗憾的是,没有规定不能放箭,所以常遇春用箭射中了他。这段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记住这个勇敢无畏的人物——张定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