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沉默的黄梅戏全场中,蔡郎哥哥轻声说道:“我要走了。”他的话音刚落,整个剧院仿佛陷入了一种奇异的静谧。观众们屏息凝视,似乎都在等待着那个即将消失的人物留下最后的一句话。
蔡郎哥哥,他要走了吗?这个问题像是一把开启门扉的钥匙,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他站在舞台中央,一身青衣,脸上带着淡淡的忧郁。四周是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黄梅戏背景:古老的城楼、悠长的大桥和蜿蜒的小溪。
他环顾四周,那些熟悉的面孔——师傅、朋友和那些曾经一起欢笑与泪水交加过的人们,都在这里看着他。在这黄梅戏的全场里,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这不仅仅是因为即将离去,更因为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这个故事都会继续,而他的角色已经被历史书写。
蔡郎哥哥深吸一口气,用力地握紧手中的竹笛。他想起了很多事情:童年的梦想、成年后的挣扎和现在这份无法言说的感慨。这些都是过去,现在才明白它们对于未来的意义。而现在,他必须做出选择——是否留下更多痕迹,或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前行。
“等我回来的时候,”他对大家说,“也许会带来不同的故事,也许会有新的歌词。但无论如何,我都会回来的。”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开,但就在这个瞬间,一位老者站起来,对着蔡郎哥哥高声问道:“你能回来吗?”
随后,一阵掌声冲击过来,它们像是雷鸣般打破了那一刻寂静。一切都变得模糊,不再重要,只剩下一个念头——蔡郎哥哥,他真的要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