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字与莒,后改名贵诚,以沂王世子封,是宋宁宗赵扩的远房堂侄。开禧元年(1205年)正月初五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虹桥家中。早年经历颇为艰辛,其父赵希瓐逝世后,他和弟弟被母亲全氏带到娘家寄居。
嘉定十五年(1222年),他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又被立为皇子,改名昀。在史弥远的拥护下,他继承了帝位,并在绍定六年的亲政之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称作“端平更化”。
随着史弥远去世,赵昀开始亲自掌控朝政。他不仅励精图治,还采纳了联蒙灭金的策略。在端平元年的春天,他派兵联合蒙古攻打金国,最终成功地收复了三京。但这场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南宋背信弃义,而蒙古则以此为由全面侵扰南宋。
晚年的赵昀沉迷于声色犬马,不再关心国家大事,这导致朝政逐渐落入奸臣手中,如丁大全、贾似道等人,他们利用权力腐败乱政,使得国家日益衰弱。
景定五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赵昀病逝,在位四十一载,由其侄儿赵禥继承帝位。这段历史成为后人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揭示了一个君主如何在权力和个人欲望之间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整个帝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