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平衡与和谐是内在的一种生命力,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形体的平衡,还要心态的平衡,以及阴阳之间的和谐。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来看,平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重心、局部平衡以及整体平衡。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它可以在身体内部也可以在外部,这说明我们的重心既有总重心,又有各个肢体的局部重心,而这些都随着姿势变化而变化。当我们的对手失去了中心线,那就是我们推手时发劲的基础。
局部平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整个身体平衡实现的手段。而整体平衡则需要确保所有外力的作用相互抵消,以保持物体稳定。这三种稳定的情况包括随遇、稳定和不稳定的状态,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条件。
为了保持这种稳定,我们需要具备肌肉收缩力、支撑面面积以及正确的稳定角度。支撑面的大小决定了我们的站立能力,而不同的支撑角决定了方向上的稳定性。太极拳中的架子并非低就好,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一份灵活性,让动作自然流畅,就像“应服自然”的哲理一样。在练习太极拳时,我们更应该追求那种“舍己为人”的境界,即在不断寻求对方弱点之余,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从而达到后发制人的效果。这正如太极拳所倡导的一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将自己带向更高层次,而不是简单地停留于表面的姿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