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杨广,历史上评为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朝历史杨广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杨广,别名:杨英、阿摐、隋炀帝,国籍:隋朝。生于大兴(今陕西西安),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他开创科举制度,对后世颇有影响。
然而,他的统治也伴随着战争和民变频起。他亲征吐谷浑三次,加之滥用民力,不仅没能解决问题,还加剧了天下大乱,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其孙皇泰主杨侗追谥为世祖明皇帝。
除了政治上的争议与失败之外,杨广也是一个文学家。他善属文,有诗歌才华,《全隋诗》中收集有他作品40多首,其中《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江陵女歌》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被尊称“楼台牡丹”、“龙舟选美”,其文学特征深受后人赞赏。
个人生活方面,他家族成员众多,但也有不幸的一面,如他父亲和弟弟之间的矛盾爆发,以及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子女的处理方式,这些都反映出他权谋手段的手腕。此外,由于仁寿宫变事件,一些史料中提及他可能参与了父母身故时的情节,但这些说法并不一致,也存在争议。
总体而言,虽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留下的遗产是复杂且多面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化艺术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