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总设计师,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的故事,就像一首诗,充满了激情和挑战。
在航天领域,有着“新航天器上新技术比例不超过30%”的国际惯例,而长征五号上,这个比例达到了95%,国际惯例被忽视了。这是因为李东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推力火箭研制之路。他提出并完善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思路,以提升我国航天科技能力为目标。
2017年7月2日,当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即将发射时,李东与同事娄路亮握手相助。在点火升空后,大屏幕上的参数显示一切顺利,但第346秒,一条触目惊心的曲线突然出现,一路向下,不断加速。这次失败将造成什么后果很难算得清——除了葬送卫星,还意味着月球采样、火星探测等任务均将延期。李东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经过3个多月的故障排查与定位、半年多的试验验证,最终找出了原因:芯一级氢氧发动机在复杂力热环境下局部结构发生异常。对这个“狡猾”的、“躲”过3万多秒地面试车的故障,李东发了狠。他带领团队成员开始了长达2年多的“归零”和攻关。
2019年12月27日,在发射失败900多天后,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上演“王者归来”。这次成功,让李东写下了《青玉案出征》:“夜静不忍忆琼州,志末酬,鬓先秋,万钧重压担肩头……今日点兵风雨后,大纛高擎整兜鍪。”
除了完成基本构型研制,更珍贵的是他在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思想指导下,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奠定基础。此外,他还指引出以核心技术为基础若干构型,为低轨到高轨运载能力提升提供坚实基础。
随着时间推移,每一次飞行都让他更加自豪。他希望看到航天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华民族进步,有自己的一份点滴微薄贡献,这种成就感,是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