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三原(今属陕西),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王恕以进士出身,历任大理寺左评事、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等职位。他还曾因政绩突出被提升为河南巡抚,并在云南任职期间,因揭露钱能的贪污行为而受到宪宗的赏识。
王恕在朝廷中的威望极高,他坚持正直清廉,不畏权贵,被誉为“弘治三君子”之一,与马文升、刘大夏并称。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弘治中兴”,史称其力也极盛。王恕还著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政治上,王恕坚持对抗腐败和奢侈,他多次上疏反对宦官横征暴敛,并揭露了许多不当之举。他还提出了减免租税、救济灾民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国家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尽管如此,在朝廷内部,由于他直言不讳的态度和对权贵宠臣的批评,使得他遭到了许多人的嫉妒和排挤,最终导致他被迫退休。不过,在明孝宗即位后,他再次被召回朝廷担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这显示了他的才华和地位仍然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