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书法四大家谁写的最好杨永健让笔墨飞扬

0

杨永健书法艺术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作品集》。一气读完,深感他的书法技巧精湛、笔墨流畅,每一笔每一画都显得那么生动有力,如同活泼跳跃的生命在纸上绽放。

杨永健,1948年出生于浙江海盐,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书法家和教育工作者。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办公室主任,以及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职画师,并荣获国家高级美术师称号。

历经数十年的创作探索,杨永健的作品屡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如上海市书法展、中日、中韩书法展等,并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奖”。此外,他也致力于撰写关于書寫技巧的小册子,如《怎样写好楷書筆畫》、《怎樣寫好楷書結構》、《怎樣寫行書》、《行書百日通》等,这些著作为他在学界所取得的地位增添了光彩。

杨永健的字体既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它融合了众多元素而独树一帜。这是他智慧选择与实践的一种体现。在他的楷书中,可以感受到晋唐时期风格,而北碑则给予其新的生命力;规矩严谨但避免板滞,而点画则灵动自然,不失为一种优雅。

他的行草之笔,使转纵横变得自如,墨色流畅,有着自由随意却又充满匠心造诣之妙处。从点划运用到结构布局,再到情感表达三方面来看,杨永健对这些细节下了极大的功夫。他独立形成了一套风格,将源头可寻的情怀与传统审美结合起来。

由于没有亲眼见过他挥毫作画,我只能通过作品分析其创作状态。他挥毫时肩膀、肘部、手腕及指尖运动相互配合,是一个精确而有力的过程,与古代名家的要求“下笔点画波撇屈曲,全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相契合。

王僧虔的话语:“神采为上”,强调的是艺术品在审美上的至高无上性。而另一句“形质次之”,意味着优秀作品必须两者并重。“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句话透露出两层含义:首先是强调形式跟随精神,其次是在追求卓越艺术品时需同时考虑形态与内涵。在观赏杨永肯的字迹后,我们可以看到他既注重形式(即完美度)又不忘精神(即意境),这正是他落笔前所坚持的原则——让每一次落墨都不只是单纯飘逸或游丝,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连接,而是要宾主相宜,让整体呈现出宁静祥和的情趣。

作为领导着上海市书法人协会办公室主任工作繁忙的人士之一,时间对于他来说便尤为宝贵。但令人赞叹的是,即使如此忙碌,他仍能找到专心制作字迹的心境,从工作中抽空享受这种宁静。此外,他待人接物热情周到,但总能保持清醒头脑,从不是被琐事牵连,这也是其智慧所在。(附图均选自《杨永健作品集》)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