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生活的选择
在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刘伯温被迫退休,回到家乡浙江绍兴。他的隐居生活并不平静,因为他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并且不时给予皇帝建议。尽管如此,他还是享受了较为宁静的人生。
继续著书立说
刘伯温在隐居期间继续写作,他创作了《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县图志》等著名作品。这两部作品都是对中国历史和地理知识的总结,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
政治上的牺牲
虽然刘伯温已经退休,但他的政治影响力并未完全消失。在嘉靖初年的政治斗争中,许多人利用他的名声来谋取利益。然而,这也导致了他个人的一些权威受损,最终使得他在晚年的生活更加艰难。
文化教育的贡献
除了写作之外,刘伯温还致力于文化教育。他倡导儒学,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和科学研究。他对当时社会进行了一系列批评,为推动社会改革提供了思想支持。
去世与后来的评价
最终,在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刘伯温去世。当时正值一个动乱和腐败盛行的时代,而他的去世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官员以及文人的形象逐渐得到认可,被后人尊称为“士林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