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陆征祥的研究,虽然并非学界热点话题,但也并不冷僻,已先后有罗光的《陆征祥传》和石建国的《外交总长陆征祥》等数种传记出版,专题论文或学位论文也时有涉及。著名外交史专家唐启华教授所著《陆征祥评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是对这位重要外交家传记研究的最新成果,阅后令人不禁掩卷慨叹,因此不揣浅陋,仅就认识所及,与大家分享一点读后感想。 一 陆征祥研究之所以还不太冷僻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做为外交家的他一生经历丰富且极富传奇色彩。陆征祥,1871年生于上海一个徒家庭,1949年卒于比利时布鲁日市郊的圣安德肋修道院。(关于该修道院之名,唐著译为圣安德鲁,陆征祥用圣安德肋。)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国著名外交家。因为父母都是新教公理宗伦敦传道会的信徒,陆征祥也很早受洗入教,并他13岁入上海广方言馆学习,21岁时进京入总理衙门所办的北京同文馆学习法语,因成绩出众,1893年初即被挑选派往驻俄罗斯使馆担任翻译官。由此直至1906年,陆征祥一直在驻俄使馆任职,并深受驻俄大臣许景澄的教诲和影响。1906年他出任清政府驻荷兰公使,次年兼任中国出席海牙国际保和会代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时任驻俄罗斯公使的陆征祥,在驻外公使中率先致电清廷,敦促清帝退位。成立后,陆征祥受袁世凯之邀回国,出任北京政府首任外交总长。此后,他先后九任外交总长,两任国务总理(国务卿)。陆征祥一生亲历并参与清末民初多项重要、外交事务,如清末中俄秘密外交、初年中日“二十一条”谈判、袁世凯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巴黎和会等,而且在初年外交体制、规范的建设与外交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为外交家的陆征祥,曾长期桂冠华服,周旋于欧洲上流社会,洞识国际局势,熟悉外交礼仪,给人礼节周全,谈吐谦恭,行事低调的印象,“弱国无外交”的名言,更固化了他委曲求全的外交家形象。 事实上,在起伏跌宕的一生中,陆征祥也屡有“出格”之举,令世人“大跌眼镜”。 尤其富有传奇性的是,做为外交官的他竟娶了一位比他大16岁的比利时贵族小姐为妻。身为大清官员,陆征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剪掉了辫子,回国晋见摄政王之时也只以假辫子应付。最令世人意外的是,妻子去世后,他竟毅然脱去外交官的华服,以55岁“高龄”加入教规最为严格的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遁入空门,当了洋和尚;而且历经多年苦修,于1935年晋升司铎(神父),更于1946年获得罗马天主教宗座(即教皇)授予比利时刚城圣伯多禄修道院名誉院长的殊荣。在世俗界有如此崇高地位而遁隐修院,又在宗教界获此殊荣者,全世界也堪称罕见。这样富有传奇性人物的传记,自然会有很多有价值、有趣味的“故事”,不仅让历史专业学人关注,也令普通读者有浓厚的兴趣去阅读、了解。 二 唐著《陆征祥评传》不仅是这位重要外交家生平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目前陆征祥研究的集大成者,其中有三个特点和创新贡献尤为突出: 一、在新史料搜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陆征祥交付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文件,比利时安德肋修道院中所存“陆征祥文书”。 二、由于作者在北洋时期外交史领域浸淫多年,已有多部重要的相关成果面世且得到学界充分肯定,于相关史事熟稔于胸,史料信手拈来,因此全书结构、顺序安排,晓畅通达,得心应手,读者的阅读体验颇为舒适。 三、历史研究不外知人论世,唐著《陆征祥评传》不仅故事的叙述晓畅通达,而且在熟虑沉静的笔触下,展现作者对相关人、事中肯平实的评价,毫无时下某些人物传记作品言语玄幻浮夸、评价无限拔高的通病,可称历史人物传记的精品力作。 不过,书中对于将经济困顿归为陆征祥出家原因之一,本人不敢苟同。虽然北洋政府拖欠使馆经费、官员薪金人所共知,而且陆征祥也多有表示感恩修院收留,使其晚年生活有靠,不致流离失所之类的言论。事实上,陆征祥不仅在北京为父母修筑了豪华墓庐,近郊有“汤山别业”,他也购买有财险寿险;老妻病逝后,亲朋也多劝其归国续娶。辞职归隐之际,陆征祥按照本笃会会规,将其全部财产交予修院,其中15万方(比利时法郎),后来因修院支应神父炒买刚果铜矿股票失败而变成废纸。由此可见,虽然他当时并非腰缠万贯的富豪,但也并不存在需要投靠修院为栖身之所的经济困难。 当然,瑕不掩瑜,唐著《陆征祥评传》为我们了解清末民初这位重要外交家的生平和云诡波谲的外交风云,提供了极好的线索乃至可信赖的答案。 三 读者也注意到,相对陆征祥的外交生涯,唐著《陆征祥评传》对其出家隐修后的经历着墨不多。事实上,出家隐修的陆征祥在世界天主教界所获得的声誉,丝毫不比外交界低。不论是罗马教皇、教廷前驻华代表刚恒毅,还是中国乃至比利时天主教界,都对陆征祥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崇高的荣誉,而这一切又都与陆征祥多年潜心致力于与罗马教廷及中外天主教界保持润物无声的联络不无关连。有人评价他晚年“虽在退隐之界,未忘拯救之心”,陆征祥听后深以为然,承认此乃知音之论。因此说,陆征祥人生的下半场,应该得到研究者同样的关注。 陆征祥晚年投身宗教的原因,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他本人有过不同的表述,例如是对妻子的爱与承诺;是感悟许景澄“寄身修院,完成一到家之欧化”的戏言,也是胸怀对西方教文化“探其精微”的崇高目标,秉遵“入穴探虎”的指示,“以副吾师之期望”;还有对“二十一条”谈判外交失败和支持袁世凯帝制的忏悔;包括为求一栖身之地等等。但他确实是退隐未忘拯救,不仅与国内外亲朋故旧保持不断的联系,时刻关心祖国命运,每日为祖国、为亲朋故旧虔诚祈祷,而且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热心宣传中国抗战,积极征取西方世界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比利时被德军占领的颠沛留离之后,他致力将其晚年数次演讲稿集成之《回忆感想录》(该中文译名为陆征祥自定,而非《回忆与感想》)汉译出版。该书在欧洲有法、英、荷兰、瑞士、义大利、西班牙等多种语言译本出版,颇受欢迎。陆征祥不仅亲自致函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协商由该馆汉译出版,并派刘符诚专门登门“往谒张菊老”,催促和推动该书中译本出版。而且他特别强调该书并非“为公教宣传之作品”而偏重宣传中国传统礼教,应避免由教会机构机构出版,而且他的目标读者也是“海外华侨子弟”,希望“于我现代歧途青年不无补益”。 1946年8月被教皇授予圣伯多禄修院名誉院长后,原本自视“年岁过迈,精力日就衰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陆征祥,竟因中国第一位枢机主教田耕莘的力邀,慨允所请,计划回国传教,甚至选定了北平灯市口原教廷驻华代表蔡宁的公署为居住地。虽然终因体弱多病未能成行,但他在临终之时,依然为“世界不安,和平条约尚未签订……第三次世界大战工以避免”,以及国内政局的“黑暗图画”而忧心忡忡,“日夕求主垂赐佑庇”。充分体现了一位爱国宗教家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 勿庸讳言,陆征祥还有不少鲜为人知,但又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经历以及人生感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以更加丰富我们对相关历史和人物的了解与认知。例如,如何理解陆征祥外交思想与行事风格,以及那些“超常”行为内在的思想与心理动机?陆征祥晚年日记以其比较具体详细地反映了陆征祥晚年思想、信仰、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也使我们对相关史事及陆征祥的言行与思想、心理活动有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史料学研究室整理编辑的《陆征祥往来书简》,也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整理了陆征祥与新老朋友往来书简,尤其以陆征祥晚年写与其契弟刘符诚的私密函札,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开面语”之外讲述“心腹语”的陆征祥形象;也让我们看到,对于陆征祥情感生活、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都还有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空间。 总之,有关陆征祥多面相人生经历的更充分展示、更全面评价,读者依然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学通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