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兴起之后,让我们可以通过地下文物,去探究历史的,而在纣王的原因上,考古又有一些重大发现,进一步改写纣王形象,纣王固然有其缺点,但他也是一个失败却是伟大的悲情改革家。 纣王人本主义改革 甲骨文不完全统计,仅武丁时期的祭祀“人牲”数量就高达9021人,可谓骇人听闻,以现代思想来看肯定很不“人道”。但在在“天命观”决定一切的3000年前,却是武丁凝聚人心、稳定统治的重要手段。《史记·殷本纪》云:“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因此,商朝是标准的“以神为本”,就如孔子所说的“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但到了纣王似乎更推崇“以人为本”。 到了商朝晚期,开始有商王想要改变这一状况。根据史记记载,武乙(纣王曾祖)时曾有“射天”之举,极有可能他有过宗教改革,只是如何现在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纣王的确进行了宗教改革,“人本”思想开始回归,考古可以证实这一点。 经过20多年殷墟考古,学者何毓灵指出:“(纣王时期)城市发展快,城市规模、生产规模都很大,并不是衰弱的状态。”换言之,纣王时期的殷都,并未呈现出衰败迹象,反映纣王时的商朝国力并未衰退。 按照商朝传统,既然国力并未衰退,那么人祭应该保持旺盛状态,但考古却得到与之相反的答案。考古发现,纣王时的祭器极为粗糙,学者唐际根指出“随随便便捏一个”,与此前的庄严精美根本不能相比。祭器最能反映纣王态度,背后无疑揭示纣王不重视祭祀。 更为重要的是,甲骨文与传世史书都记载,纣王攻打东夷时俘获至少数万人,将商朝疆域从黄河扩张至长江,但纣王一改以前做法,他将这些俘虏充作奴隶,而不是充作祭祀用的“人牲”。甲骨文不完全统计,帝乙与纣王时期,父子二人执政50多年,但祭祀牺牲人数为104人左右。当然,实际肯定不止,下文会谈到。 显然,纣王对传统祭祀不满意,希望进行宗教改革,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大幅度减少人祭,说明“人本”思想开始回归。武王伐纣时指责纣王四大罪状,其中一个是“昬弃厥肆祀弗答”(抛弃对宗庙的祭祀),这一条看来是真实历史。 纣王改革失败之处 纣王的宗教改革,显然顺应了时代呼声,更符合人本主义思想,显然称得上“伟大”。周朝建立之后,之所以能严禁人祭宗教,其实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纣王思想的延续,或者说纣王打下的基础,属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问题是,既然如此纣王为何? 原因自然很简单,即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任何改革都会面临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正常来说,纣王既然准备改革,就必然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实际上事态应该超出了纣王的预想。以下两大考古发现,都能印证史载,但也让人为纣王推行改革的巨大阻力感到心忧。 首先,武王指责纣王“昬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即不重用同族兄弟微子、箕子、比干等,却用四方逃亡之人。甲骨文上出现许多“小臣X”之类的人名,大多是出身卑微之人,这就印证了史载。那么,纣王为何重用小臣,不重要兄弟同族? 其次,史载纣王杀九侯、鄂侯、比干等,以后世帝王时代来看,杀几个贵族极为正常,但在当时却不可思议。在后岗H10祭祀坑中,考古发现“戍嗣子”青铜鼎,表明祭祀坑中的人牲当是贵族戍嗣子一家,说明纣王的确杀过贵族。那么,纣王为何会将贵族作为人牲? 结合纣王宗教改革来看,纣王不仅遭到祭司阶层的强烈反对,而且还可能遭到庞大的贵族阶层反对,阻力之大、压力之大超出想象。最终,为了推行改革(也是为维护自身地位),纣王只能重用“小臣”,乃至将过于反对的贵族作为人牲,相当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所谓九侯、鄂侯、比干等之死,可能就是他们过于反对人祭改革而被作为人牲的。 但问题是,纣王改革态度过于坚决,或者说他“一意孤行”,导致打击面太大,得罪的既得利益者太多,如此纣王怎能不败?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纣王固然有其“失德”之处,但也显然是一个失败却伟大的改革家,有一些悲情英雄的色彩。 然而,经过后世儒家的演绎,纣王彻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千古恶人,但这些评价显然是不公正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纣王评价问题上,大概也应该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