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商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20

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由帝辛(商纣王)统治时期发展而来。商朝历经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位君主,共约571年。
商朝是奴隶社会晚期的一个重要的国家,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显示出商朝人对天地万物和祖先鬼神的敬畏和崇拜。 商朝是一个强盛的王朝,商汤推翻夏统治建立商朝后,国势达到顶峰。
商汤晚年曾六次伐有夏,至纣时,商部落方国众多,实力雄厚。而此时周部落的势力也已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商纣时期,、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对外连年征战,国内商军与奴隶主贵族相互勾结、相互残杀;
商纣王任用奸佞小人,将商朝推向灭亡的深渊。因此商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商王朝灭亡有许多内在原因,而这些内在原因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商王在内忧外患下走向覆灭。那么这些因素具体都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商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是商王朝灭亡的第一个因素。在商汤建立商朝之时,虽然商朝实力强盛,但统治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斗争激烈。在商汤的儿子太丁去世后,太子受辛继位,太丁的两个弟弟微子启和微仲不服,暗中勾结商朝贵族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这一次叛乱以微子启被杀为结束。后来太丁的另一个弟弟微仲在太子受辛去世后继位,但微仲的弟弟不齿于大哥的暴行,在一次军事中杀死了哥哥。
由于商王室内部的斗争和内乱,使得商朝元气大伤,无力继续对外征战。 同时商王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国家稳定。反而把矛头对准了自己的亲人和盟友。
民不聊生
商朝前期,由于实行的是奴隶制国家的封建制度,所以统治者并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因而,商王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十分落后,甚至还有许多人在从事畜牧业。商朝前期对农业生产不重视,这与奴隶制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由于当时奴隶主贵族生活奢靡腐化,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再加上农业技术不发达,所以使生产力得不到提高。而商王又为满足自己的,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因此,商朝国力逐渐衰弱。
到了商纣时期,商朝统治阶级中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反对商纣的统治。他们认为商纣暴虐无道、杀人如麻、横征暴敛、残害百姓、不尊重鬼神。所以他们就起来反抗商纣的统治。
从以上可知,商朝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和残暴无道是导致商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人民群众也因为这些因素得不到很好地保障,他们对统治者更加不满。所以商朝末年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场农民起义规模十分巨大,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由此可见民不聊生是商朝灭亡的内在原因之一。
阶级矛盾尖锐
商朝的统治集团内部是很不安定的。自盘庚迁殷以后,商人逐渐开始从氏族公社转变为奴隶社会。随着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加剧,商朝的统治也日益。尤其是到了帝辛时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帝辛在位期间,他继续施行,使国内阶级矛盾更加激化,他曾“征伐四方”以满足自己享乐的需要。由于他荒淫无度、恣意求利、大兴土木、肆意杀人等原因,国内奴隶主贵族和广大贫民百姓不断起来反抗,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这些反抗斗争不仅削弱了商王朝的实力,而且还引起了社会。 当时商人内部的矛盾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帝辛与大臣微子启之间的矛盾。微子启是帝辛的异母弟,他曾做过“殷之贤相”。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贤相却遭到了帝辛的猜忌和。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大军进攻商都,攻打到了商丘城下。微子启率领城内守军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而被俘。
当时商王帝辛和大臣们还想从俘虏口中得知商朝军队的数量以及战术,以作防范之用。他们命人将俘虏杀了做成肉羹献给帝辛吃。这件事引起了商王极大的愤怒,于是他下令处死微子启。尽管帝辛很爱微子启,但他还是下了毒手杀了微子启。可见当时阶级矛盾已经相当尖锐了。
连年征战
商纣王时期,商朝对外发动了连年战争,《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纣九年,武王克殷,灭之于南巢。”纣王在位时,商朝国力强盛,与东夷、西羌、南蛮、北狄等部落关系密切。
但是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商纣王的好大喜功之心也随之膨胀起来。他任用了一批贪财好色之徒,任用大量奴隶为自己打仗。结果,商朝的疆域不断地扩大,奴隶制度不断地被破坏。
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商纣不顾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和享乐之心,商纣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他还重用一些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
这些人不但给商纣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而且使商朝出现了“万邦来朝”的繁荣景象。而在这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在对外战争中商朝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国力。
而此时的周武王为了夺取天下、统一天下也积极准备着战争。周武王先是灭掉了商朝北部和西部的众多部落,接着又不断向东进军消灭了商朝在东方地区的许多方国和诸侯。至此商纣被灭,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
商朝王室与贵族的争权夺势
商王朝王室与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势主要表现在商王的统治地位和王权的继承上。据《竹书纪年》记载,商汤在位时曾两次废长立幼,从其弟太丁开始,让两个儿子都当上了国王,结果造成了父子之间的争权夺利。
另外,商朝王室内部也存在着不同势力,他们为了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外丙在位时,曾因争位而兵败身亡,因此他被拥戴为新王。而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就开始争夺王位。太丁死后,由外丙之子沃丁继位。
沃丁在位期间,曾因与太丁之子外丙争夺王位而发生了激烈的内乱。后来沃丁之子外丙被杀,沃丁立为新王。到了帝乙在位时期,沃丁之子太甲因其母亲没有遵守“君臣之礼”而被流放到了商都朝歌。
太甲在朝歌住了三年后又回到了商都朝歌,后又被其叔叔武乙处死。但武乙死后又立了他的儿子相为太子,这就使得商王的王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用人不当
商纣王是个非常自负的君主,他自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能继承天下。因此他在用人方面十分吝啬,喜欢用一些没有能力的人,任用奸佞小人,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他喜欢听好话,听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说他的好话,听那些花言巧语的人说他的坏话。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正直有才能的人被排挤走了,一些奸佞小人又进入到朝堂上。
朝中再没有正直有才能的人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地影响商王朝的统治。所以说用人不当是商王朝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商朝灭亡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显示全文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

上一篇商朝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下一篇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10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