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历史典故中,孤竹君第三子墨胎致商朝末年的故事,如同一幅绚烂的画卷,展现了古代华夏族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他的谦恭揖让,不食周粟,饥饿而死,这种高洁的品格,让后人敬仰。
在那个三千年前,秦皇岛一带是孤竹国辖境的一部分,那是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有着繁荣的畜牧业和酿酒业。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他有三个儿子,其中幼子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被父亲遗命继承其事业。
然而,当亚微去世时,按照当时礼制长子应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坚持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将国君位置禅让给叔齐。他与叔齐离开了孤竹国,而这两位兄弟没有留下轰轰烈烈的功绩,却以他们纯朴、不私利益的行为,为后世所铭记。
中国后世评价人物,一看德性修养;如伯夷叔齐之类,无论成就大小,只要心地善良,都能受人景仰。而那些只顾个人私欲的人,即使功劳再大,也难逃被后人唾弃的地步。秦始皇、曹操、司马懿等人的故事,就成了反面教材,他们虽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但也因其贪婪残忍的手段,被史书和民间传说批判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