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全名叫啥叫姬伯姬邑还是姬考

24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个疑问:为什么伯邑考的名字和姬昌、姬发的名字不太一样,今天,新刚系统的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其中的缘由。 首先,伯邑考应该不是全名,伯邑考的全名应该有4种可能: 1.姬邑 2.姬考 3.姬邑考 4.姬伯 5.姬伯邑考 咱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首先排除4,不可能叫姬伯,绝对不可能,不然,司马迁写《史记》时,早就憋不住,把自己笑死了。因为伯是排行老大的意思,姬伯就是姬大,这个名字咋看,都不合理。 其次排除5,不可能叫姬伯邑考,因为在商周时期,很少有这么复杂的名字,一般而言,名字都是单字,而且这个姬伯邑考,听着有点像鸡脖一烤,不甚合理。 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姬邑、姬考、姬伯邑考。 在先秦之前,姓氏是分开的,姓是姓,氏是氏。 姓字由“女”和“生”两部分组成,代表的是血统。在那个年代,很少有男人会把姓放在名字首位,一般男人都是以管职、爵位、封地、职业等来开头,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就成了男人的“氏”。 《史记·管蔡世家》云:文王“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周文王有十个儿子,都是同母同父,其中伯邑考年龄最大,冄季载年龄最小,十个儿子中,武王发与周公旦最有才华,日常辅佐周文王,所以文王就把武王发立为太子。 咱们可以从这段史记中看出,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霍叔处、康叔封、冄季载这几个名字都是很有规律的。 举个例子:周叔旦,周是采邑,就是今天陕西省宝鸡市,鲁是周公旦的封地,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周也是氏,叔是排行,旦就是名,后世为了尊称,就把周叔旦称之为周公旦了,但是在当时,他不叫周公旦。所以现代人认为周公旦的全名应该叫“姬旦” 管叔鲜,管是封地,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管也是氏。叔是排行,鲜就是名。所以现代人认为管叔鲜的全名应该叫“姬鲜” 武王发,如果按照周公旦的名字规律来写,应该叫做:周仲发。周就是武王自己的王朝的名字,也是自己的氏,仲是排行,发就是名。 还有就是纣王帝辛的名字叫殷寿,但是,纣王的姓是“子”,殷是地名,寿是名字,所以纣王的全名应该叫殷仲寿。 那么咱们现在可以分析下伯邑考的全名了。 1.咱们分析下姬邑。 由于伯邑考英年早逝,没有等到分封,所以也就没有自己的封地,伯邑考三个字,伯肯定代表的是排行老大的意思,没有其他解释。 邑,就是他的名。 至于考,其实是尊称的意思,表达了周武王对于伯邑考那种长兄如父的感情。 所以伯邑考的全名应该就是姬邑。 2.咱们分析下姬考 伯依然代表排行老大。 邑,有可能是伯邑考的封地,因为有一种说法,伯邑考并不是被纣王处死的,而是活到了周朝建立后,也有了自己的封地,就叫做邑。 考,就是名。 所以伯邑考的全名应该是姬考,另外如果更规范一下,伯邑考应该叫邑伯考才对,是不是? 3.咱们分析下姬邑考 伯依然代表排行老大。 由于伯邑考英年早逝,没有等到分封,所以也就没有自己的封地。 邑考是双字名,所以伯邑考的全名叫做姬邑考。 在以上三种说法中,我个人还是偏向于第一种:姬邑。我觉得这个解释是最合理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至于姬考和姬邑考,可能性太低了。 最后,总结一下,伯邑考,家中老大,英年早逝,没有赶上分封,去世后,周武王为了纪念哥哥,尊称为考。伯邑考的全名叫姬邑。 大家有什么看法吗?可以分享下。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