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2月13日),东汉第四位皇帝(89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27岁,他是章帝次子,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在他即位之初,只有10岁,由母后窦太后执政,从此汉朝由稳转乱,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的时期。和帝在位时期东汉日益衰败,对内斗争不断,对外防御力减弱,使得国家的统治基础不稳固。
窦太后的专横跋扈行为引起了汉和帝的不满。他联合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这标志着宦官专权时代的开始。然而,这也导致了政治混乱,加剧了国家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的早逝。在他的统治期间,科技、文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蔡伦发明造纸术,为书写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班固、班昭完成《史记》这部巨著,对中国历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在扩张疆土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窦宪灭亡匈奴,将边疆安全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尽管如此,与前几任皇帝相比,他的统治时间较短,而且由于内部斗争与政治腐败的问题,其作为一代君主的地位并未被人们所赞誉。但他留下的遗产中,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对科技发展给予关注,并推动其发展。总体而言,无论是在国内社会经济还是国际关系上,都展示出一种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国运,但最终未能成功地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