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那些事有几本胡椒竟成了他们的工资

0

在几百年前的明朝,胡椒的价值堪比黄金。它不仅被用作官员的工资,也是赏赐给军队的珍贵物品。《瀛涯胜览》记载,永乐时期,一斤胡椒能换取银两,而当时政府将其折算为官俸时,每斤可值10到20两银子,这使得胡椒甚至超越了银子的价值。

《金瓶梅》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奴这床后茶叶箱里,还藏着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蜡、两罐子水银、八十斤胡椒,你明日都搬出来,替我卖了银子。”这里提到的八十斤胡椒,在当时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数万元。

然而,不仅如此,在唐代之前,中国人对胡椒的认识和使用还非常有限。在唐代之后,由于西域贸易的大发展,胡椒开始在中国大规模传入,并逐渐成为一种高档货,其价格远超过了金子。这一点可以从公元777年的历史记录中看出,当时宰相元载家中的宝库除了大量金银珠宝外,还存有60多吨的胡椒。

到了明朝,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等活动,大量进口来的胡椶成为了国家财政的一大支柱。据史料记载,每次郑和船队返回,都带回几千吨以上的新鲜或干燥的黑色香料,即所谓“印度红”。这些珍贵物品不仅用于支付官员俸禄,也作为国库储备,以维持国家经济稳定与繁荣。因此,可以说在那时代,“以货易钱”对于人民来说,是一种既实用的又理想的手段。而这种情况直到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产出的稀缺资源后,使得欧洲市场上的黄金与丝绸再次成为竞争对手,从而导致了人们对于原先极其昂贵且稀有的商品如咖啡、肉桂等需求增加,对它们价格走低。

总结起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某种物品足够稀少并且具有广泛需求,它就有可能变成一种硬通货。而在那个年代,被誉为“天下第一”的咖啡——原本来自美洲热带雨林深处的一小片土地——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拥有了一席之地,让无数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同时也让那些掌握供应链的人们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