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天子守国门是不是朱元璋最自私的行为

0

近来,这个话题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人们对“天子守国门”这一表述感到好奇不已。这个说法似乎非常振奋人心,很多人都想知道它的来历和完整句子的内容。以下,我们将简单地探究一下这句话背后的故事。

首先,“天子守国门”并非明朝的祖训。这一说法是后来的网络文化产物,与历史事实有所出入。同样,“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也是由网友创造出来的,并非朱元璋或其他帝王曾经说过的话。

不过,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在1414年,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蒙古班师回朝时,他发表了一番名言:“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实际上概括了“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的理念,但朱棣本人没有直接使用“天子守国门”的话。

更早些时候,在2004年阎崇年的著作《正说清朝十二帝》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观点。这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天子守国门”是否源自更早期的一种政治理念?

如果追溯到更远的历史,那么我们可以在《礼记》中找到类似的思想。在西汉时期,《礼记》就有这样的记录:“君王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这里提到的“君王死社稷”,其实与“天子守国门”的含义相近,是一种对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强调。

综上所述,这些语句虽然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被后世网友总结起来形成了现在流传的“天子守国门”的成语。这一成语对于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格局提供了深刻见解,对理解当时政治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