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在万历九年(1581年),明神宗偶然宠幸宫女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洛。然而,神宗不宠爱王氏,对朱常洛冷淡。同期,郑贵妃得宠,被封为淑妃、德妃,并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流言传出神宗与郑贵妃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了“国本之争”。
朝臣拥护朱常洛
大臣们坚持按照明朝的传统,将长子册立为太子,他们上奏推荐皇长子朱常洛。但是,由于神宗对母后的态度和对儿子的偏好,以及他对某些大臣的误解和报复,这一要求被推迟多次。
三王并封之礼
为了缓和矛盾,大臣们提议将三个儿子同时封王,让他们各自管理一个藩属,以后再择善者为太子。这一计划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因为它似乎质疑了朱常洛作为嫡子的地位。
立常洛为太子
经过十五年的争论,最终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终于接受了首辅沈一贯的劝进,正式册立二十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 子,同时让其他两个儿子分别担任福王、瑞王等职位。
影响
这一事件不仅耗尽了大量政治资本,还加剧了内忧外患,使得明末政局更加混乱。在随后的梃击案中,一些人试图通过暗杀来改变储君,因此,在公众压力下,福王被迫离京就藩。此事也导致了万历怠政以及东林党与浙党之间持续不断的斗争,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