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董寿平黄胄,黎雄才、范曾,甲子(1984年)绘制的《知音图》中,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时,与鹿城(昆山)、娄东(太仓)之间来往,他的学生大多来自苏南一带。耐人寻味的是,魏良辅门下的周似虞、赵瞻云等人既擅长曲艺,又精通医术,其知名度极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周似虞是常熟人,以医名闻于吴中。他向魏良辅学习曲艺,“曲尽其妙”。钱谦益在《似虞周翁八十序》中赞扬他“既以医游贤士大夫,又时时游少年场,与游人酒人,轻衣骏马,美酒食,列歌从,如承平王孙”,“每中秋夜坐生公石,歌伎负墙,人声箫管,喧嗽不可辨。翁一发声,林木飘沓,大广场寂寂无一人”。每年他都要去虎丘山唱曲,被称为“此翁少好游,一老不衰”。即便是在八十余岁的时候,他仍然兴致勃勃地参加虎丘中秋曲会,不减当年的风采。
赵瞻云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人物。他自幼父母双亡三次娶妻又三次丧偶,对外界表现出孤独的一面,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他与张野塘一起被招为文渊阁大学士首辅王锡爵的门客。在万历年间,他们俩都被请入文渊阁作为学者。王锡爵自己则喜欢拍曲,并且请来赵瞻云等人才加入他的家班——吉芳班,这是明清两代江南最重要的家班之一,在演出上持续了八十余年直到康熙年间。
在众多丝竹歌喉之中,有如同金字塔般巍峨耸立的赵瞻云,每至“酒酣耳热曼为长讴四座辟易,即群少年竹肉满堂噤无敢发声者。”(陈继儒《赵瞻云传》)他的技艺压倒了时代,使得连后来的世代都难以忘怀。
魏良辅在潜心研究昆山腔之前,是一个悬壶济世的医生,但如果他转而成为职业性的拍手,那么养家活口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当时周似虞、赵瞻云等人正是由于先与魏良辅切磋医道,由于志趣相投,有了很多共同语言,所以才渐渐向他学习拍手,并成为了他的弟子。而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他们,因为事实上明清时代许多医士都有乐器和音乐方面的爱好,或许是从魏良辅和他的开始,这种情形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