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晋朝历经三百余年 晶明社会脉络至今绵绵不绝(图)

0

董寿平在甲子年(1984年)创作了《知音图》,这幅画中描绘了魏良辅和他的朋友们。魏良辅曾在改革昆山腔时,频繁往来于苏南地区,他的朋友圈主要是苏南一带的人士。耐人寻味的是,魏良辅的好友周似虞、赵瞻云等人不仅擅长曲艺,而且还懂医,他们在当时非常有名。

周似虞是一位常熟人,在医学领域也有很高的地位。他向魏良辅学习曲艺,“曲尽其妙”。钱谦益在《似虞周翁八十序》中赞扬他“既以医游贤士大夫,又时时游少年场,与游人酒人,轻衣骏马,美酒食,列歌从,如承平王孙”。他每到中秋夜,就坐在生公石上唱歌,有诗词吟咏声响起,而广场上却寂静无声,只要他开口,一切喧闹都被忽略。

赵瞻云同样是文渊阁大学士、首辅王锡爵的门客,他自幼父母双亡三次娶妻三次丧偶,但性孤独好吟诵。在万历年间,被招为文渊阁大学士张野塘的得力助手。他与王锡爵共同享受拍曲作为乐趣。赵瞻云技艺高超,每至“酒酣耳热,曼为长讴”,四座皆惊,即使是群少年也无法发声。

魏良辅在研究昆山腔之前,是一个悬壶济世的医生,他整天把脉开药。如果以拍曲为业,他难以养家活口。这正如当时周似虞、赵瞻云等人先与魏良辅切磋医道,因志趣相投而渐渐向他学习拍曲,并成为他的入室弟子。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经常聚集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既擅长音乐又懂医学,有着共同的学养和艺术见解。

事实上,从明清时代开始,不少医者兼具乐府之才,如明吴履震撰《五茸志逸》记载:上海名医秦昌遇喜作诗,与文坛大家唱和,有著作《澹香堂诗文集》;或许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许多昆曲家都是从医出身,或出生于医学家庭。清代著名度曲家徐大椿既写出了昆曲史上的重要理论著作,又是一代名医;叶堂则从祖父到父亲都是名医,本人的医疗技能也不错。而且,《松江府志》记载明代名醫秦景明替方知府看病,让优伶演唱两支曲子后,使方知府心情转变病容减轻,这种结合医学与艺术的情形一直延续至今绵绵不绝。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