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了利玛窦和徐光启的合作,他们在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小站稻田上进行了种植。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宋太宗赞同并实施了这一计划。元代,直沽沿海口一带继续进行屯田。明代,这项活动得到了更大发展。当成祖朱棣派功臣亲兵到津南开荒种稻时,一大批移民也被迁入该区域。在弘治元年(1488),丘浚提议华北滨海平原可以广行水利工作,将斥卤土地化为良田。
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天,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关于开垦天津沿海一带土地的事宜。这次开垦包括从静海县到直沽、永平等地的一片区域,并允许军民各自备工本尽力开种,只要他们能在三年后收获,便可免税。此后,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他看到葛沽和白塘口附近的许多荒地都被淤泥覆盖。他询问当地人,都说这些地方不可耕作。但汪认为,只要有水利,就能使这片土地变得肥沃。他于万历二十八年,在白塘口和葛沽两处成功引导民众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2000亩是水田,每亩最高收获四五石。
这种围田耕作方法采用的是江南的技术,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高贵”十个字命名,被称为“十字围”。围田布局设计中有一面紧挨着河岸,而三面都是渠道,与河水相通;深度和宽度各为1.5丈尺;四周筑有堤坝以防止洪水;堤坝高约7尺,有一个中间沟渠系统,用来分割不同部分。“十字围”均建在地河右岸的地段周围主干渠挖至5米深,有助于排涝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分,同时利用每日两次潮汐引进灌溉和排放尾水,使土壤中的盐碱成分降低。这一种方法适用于低洼或地表水丰富的地方植树。
此外,还有著名诗人华长卿创作了一首《十字围》诗:“河流清澈红色稻谷繁荣,农场里燕子双飞起舞。葛沽遥望贺家口,那些故事传给我们。”而对于留下来的士兵如何种植,他鼓励他们留下来参与屯田,并辅以二千三百多名卫队员工,这样一年就能获得美味谷物近2万石之多。
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因修订历书而受到指责,所以他逃到天津避难,从万历四十一年至1621年的开始,他先后四次参与屯 田,对开垦工作及心得总结写入《农政全书》中。徐光启初到达时,大面积稻田荒废,但他购买20顷荒芜的土地,在那里引入优良的南方 稻类,并且采用相同的心法防止洪涝,同时利用海河潮汐进行灌溉。一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每亩收获超过15斗米,是过去结果的大幅提高。
他还研究改造盐碱土并总结出因地施肥的重要性。他分析,在靠近海洋重碱性的地区,由于洗去不够,不适合立即种植稻米。而到了1617年,他终于成功将南方稻类移向北方。此后,再次出现了大量移民进入天京以及辽东战场需要用到的情况,因此再一次推动了屯田热潮。在1622年的奏议中提出了“官 种”,即由政府提供牛耕器具雇佣劳动者,以及支付租金,也由政府直接收取所有收入;还有其他几种方式,如佃 种、“私 种”,即让愿意但无能力的人使用官府提供工具,“军 种”,即让守卫营内士兵自己耕作,每人4亩得到2石粮食作为月费;最后还有“屯 种”,就是皇室卫队成员自己经营自己的小块土地,即使是10-100顷也有可能,然后把所赚钱用来支持军队支出。这其中一些措施取得巨大的成功,比如董应举负责管理青岛至山东省之间的大量新开发领土,并通过购买12,000余顷闲置农地以及18,000余顷空旷草甸来增加产量,最终实现了大量收益。而卢观象则设立了一座叫做“屯学”的教育机构,让学生们学习农业知识并同时参与生产,如果能够考取秀才或更高级别,则可以留下继续学习与工作,这样的制度极受欢迎,最终导致从600亩增至4000亩,小镇上的景象变化无比,就像江南一样美丽宁静。